1月17日下午,天津医大眼科医院的医生代表们参加了由市红十字会举办的“同享博爱暖阳,共赏世界美丽”角膜捐献供受见面会,捐献者秦富生、王飞跃的家属与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康子鸣、倪凤领相聚一堂,互相诉说着角膜捐献背后的故事。一个个感人的事迹、一段段质朴的言语,就好像洒满大地的阳光,让这个冬天格外温暖。
首先走上台发言的,是全家都决定捐献器官的栗岩奇先生,他的家庭被评为了首届“全国文明家庭”。他说:“我们一家都是中共党员,我们有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,奉献出一片爱心。”
听过栗岩奇的演讲,75岁高龄的角膜受捐者康子鸣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走上了讲台,他终于等到机会亲自和捐献者及家属说一句“谢谢”。康老先生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,手还边说边挥舞着,反映出了内心的激动:“我曾经失明,所以我比普通人更能体会眼睛的宝贵,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光明。我要感谢给我捐献角膜的好心人,感谢天津医大眼科医院屈光角膜科赵少贞主任优秀团队的精心治疗,等我走了以后,我也要把我的器官捐献出去,为社会做贡献。”
另一位受捐者倪凤领也走上讲台,可见刚刚抗老先生的一番讲话也让他内心澎湃。他用朴实的语言详细叙述了就医的过程,他说:“我到了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,魏瑞华主任告诉我说需要换角膜,当时我有点害怕。但我的顾虑是多余的,手术非常成功,在这里,我不仅要感谢捐献角膜的人,我还要谢谢给我做手术的医生,你们都是好心人。”
在受捐者表达了感激之情后,红十字会也请到了捐献者的家属,让他们谈一谈对关于角膜捐献背后感人的故事。捐献者秦富生的女儿为大家阅读了一封信,是他们写给父亲生前的一封感人至深的信,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。令人印象最深的,莫过于秦富生生前留下的一句话:“我就是一个农民,不敢说为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,临了还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,这多好啊。”此时此刻,再多华丽的辞藻,也不及这样一句简单而伟大的淳朴话语。
另一位捐献者王飞跃的爱人也上台作了发言,她表示,角膜的传递代表着爱心的传递,希望父亲的精神可以传递下来,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像他父亲那样传递爱心。
受捐者向捐献者家属献上鲜花,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谢。
捐献者家属接受了红十字会颁发的奖杯。
现场,一位小朋友拿起了爱心的接力棒,点亮的光明的双眼。面对记者,他非常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愿望:做一个像他们这样有爱心的人。
现场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,所有人都为这些感人的故事动容。
医大眼科医院拓展部姚主任受医院委托与红十字会领导在“搭爱心桥圆光明梦,聚众人心筑新生路”的奖状前合影,为见面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通过各种形式的爱心捐献,天津医大眼科医院在2016年内共为近百位患者进行了公益复明手术,为更多渴望光明的人们实现了心中的健康梦想。正如奖状上的文字所说,角膜捐献是爱心的传递,也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象征,我们献出的爱心,往往就是我们得到的回报。
前来参会的人员合影
|